重磅!8月1日起,保健食品领域首个团体标准正式实施
随着公众健康意识的提升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我国保健食品消费呈现出产品多样化、消费日常化、功能专业化、群体年轻化态势。为进一步指导保健食品经营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规范保健食品经营健康发展,《中国质量监管》杂志社牵头组织,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标准出版社等单位共同参与起草了《通则》,并由中国商业联合会正式发布实施。...
我国保健食品领域首个团体标准——《保健食品流通服务通则》(TB-2023)(以下简称《通则》)近日由中国商业联合会发布,将于今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
随着公众健康意识的提升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我国保健食品消费呈现出产品多样化、消费日常化、功能专业化、群体年轻化态势。为进一步指导保健食品经营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规范保健食品经营健康发展,《中国质量监管》杂志社牵头组织,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标准出版社等单位共同参与起草了《通则》,并由中国商业联合会正式发布实施。
《通则》结合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保健食品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管理的实际需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直销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借鉴和参考有关监管制度、管理办法等,广泛征求了保健食品经营企业、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科研院校、相关行业协会等的意见和建议,研究确定了《通则》的框架内容,包括保健食品流通服务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培训要求、岗位要求、广告和宣传要求等方面。
在基本要求条目中,《通则》要求经营企业要全面、真实、准确、及时展示产品信息,包括生产者、批准文号、主要成分/标志性成分、产品保健功能释义、检验合格证明、认证信息、售后服务等,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在培训要求条目中,要求从业人员应参加专业机构组织开展的规范经营课程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及时学习新制修订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相关标准及管理办法等;在岗位要求条目中,要求企业设置经营规范审核员并应通过认证机构的年度职业信用评价;在宣传要求条目中,要求经营企业应积极参与行政管理部门开展的保健食品科普宣传活动,在审评部门注册或备案的保健食品功能基础上组织专家进行专业解读,由专业机构进行认证并经合规性评价后作为科普和宣传推广内容。
业内人士指出,《通则》的实施,可指导保健食品经营企业依据标准规范经营,提高从业人员服务水平,同时为监管部门实施精准监管提供参考依据,有助于营造守法诚信经营的氛围,维护保健食品市场良好秩序,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转载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发布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内容的真实性。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最新文章

- 市场热点丨特色化、差异化、多样化!贵州乡村特色产业瞄准酸汤、水果等特色 走品牌化之路...
- 市场热点丨产值2.12亿元!玉梦酸汤 产销两旺...
- 市场热点丨助力首届黄河流域国际农产品展览会陕西省农质安协会会长赵剑演讲...
- 市场热点丨订单正转向中国?世界第二大成衣出口国10月现两位数下降!...
- 市场热点丨陕西果品来沪推介,与长三角60多家采购客商现场签约...
- 市场热点丨2023全球碳中和年度进展报告发布,中国政策行动得分全球前十...
- 市场热点丨李强对推进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作出重要批示...
- 市场热点丨从今年双十一的销售数据变化中看到的趋势...
- 市场热点丨北京市通信行业协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六届一次理事会、监事会圆满召开...
- 市场热点丨来了!新闻早班车-20231115...